重大发现:K2-18b行星惊现生命迹象?
2025年4月,科学界因一则消息掀起波澜。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24光年的K2-18b行星上,发现了二甲基硫(DMS)和二甲基二硫(DMDS)的化学信号,这被视为迄今最强的外星生命迹象。这两种化合物在地球仅由微生物产生,是潜在的“生物标记”。K2-18b这颗“海洋星球”会成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的突破口吗?
K2-18b行星的基本情况
K2-18b位于狮子座,绕红矮星公转,轨道周期33天,处于宜居带。它直径是地球2.6倍,质量8.6倍,表面重力约1.3倍地球。2015年首次发现后,因其潜在海洋和氢气丰富的氛围,被归为“海洋行星”。此前哈勃望远镜和JWST已探测到多种物质,此次最新研究确认了DMS和DMDS的存在,浓度高达地球千倍,暗示强烈生物活动。
证据虽强但仍需谨慎
剑桥大学教授称这是最强地外生命证据,但科学家保持谨慎。研究结果仅达“三西格玛”,未达“五西格玛”标准,非生物过程也可能生成类似化合物,所以需更多观测排除。Madhusudhan估计再用JWST观测16 - 24小时可确认信号,预计1 - 2年内有定论。
K2-18b行星存在的争议
K2-18b虽被设想为海洋行星,但争议不少。其33天公转周期使其离红矮星近,表面可能过热类似“地狱”,更可能有岩浆而非水。并且红矮星常喷发耀斑,强辐射可能剥离行星大气,破坏生命。人类寻找外星生命曾有过乌龙事件,此次K2-18b的DMS信号或许只是微生物的低语。
未来探索充满期待
JWST的红外光谱分析能从124光年外“读”行星大气。若未来K2-18b上确认存在生命,将是重大科学发现。不过124光年距离,人类无法亲访。如果K2-18b有生命,是友善微生物还是潜在威胁?大过滤器假说让我们思考是否该低调寻找外星文明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财经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124光年外K2-18b行星现生命铁证?外星微生物真要“实锤”了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